石雕八仙是道教供奉的、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人,指的是漢鐘離、張果老、呂洞賓、鐵拐李、何仙姑、藍采和、韓湘子和曹國舅的雕刻像。八仙傳說起源于宋元時期,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少、富貴貧賤等方面。加上八仙所持的法寶--板、扇、拐、笛、劍、葫蘆、拂塵、花籃等均為民間常用之物,使八仙的形象豐富、性格各異。
石雕漢鐘離:方頭大耳,絡腮長髯,袒胸露肚,手持芭蕉扇,如關西大漢。
石雕張果老,頭戴萬字巾,身穿員外服,八仙中數他年紀長,是個平易近人、饒有風趣的老者;他的寶物一是漁鼓筒,一是小毛驢。
石雕呂洞賓:頭戴瓦棱帽,攀身披道袍,腰系絲帶。身背青鋒劍,手執拂塵,腳穿云頭靴,面目方正,留三綹長須,于道貌岸然中略帶幾分風流相。
石雕鐵拐李:蓬頭垢面,短而卷曲的絡腮胡子,瘦骨嶙峋,跛足拄杖,身背葫蘆,衣飾不整,似乞丐像。
石雕何仙姑:是一道姑,莊重中略帶嫵媚,她的寶物是肩持的荷花、荷葉。
石雕藍采和:是一翩翩少年,八仙中年紀小。頭梳丫髻,著短衣長褲,手持花籃,有股稚氣。
石雕韓湘子:是一眉清目秀的年輕后生,頭扎布髻,身著長衫,手持竹笛。
石雕曹國舅:是一中年蓄須男子,頭戴學士帽,身穿圓領官服,手擎拍板, 一派正人君子相中又有幾分玩世不恭的樣子。
泉州凱巖石業制作的石雕八仙過海雕像,采用優質的石質精雕細琢而成,善用千年文化雕鑿工藝的研究、傳承、融合和發揚,使石雕作品承載藝術文化、體現更多社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