╔緣道農業?╗位于成都平原,是全國有名的苗木之鄉。咨詢電話:王經理。我基地專業繁育果樹苗、綠化苗已有幾十年,信譽度高、重承諾、抓質量、保純度是我們的一貫宗旨。我們基地是由省果樹研究所、省農科院、農業大學從國內、國外優選出100多個果樹品種,建立了基地。從母本園中采穂,優選出一批跨世紀新品種,適應性廣,經濟效益高的良種苗木,自繁育100多萬株優質果苗,確保品種。
脆紅李子樹苗格:【1公分】,5元一株;【2公分】,10元一株;【3-5公分】,25元一株。
基地培育脆紅李子樹苗品種,支持驗貨,提供銷售合同,確保種植無憂。我們負責長期指導種植、養護等技術服務。
╔緣道農業?╗鄭重承諾:本場提供苗木保證純度、法律公正、代辦檢疫、保濕郵寄。
常年大量供應涪陵,綦江,大足,黔江,長壽,江津,合川,永川,銅梁,璧山,潼南,榮昌,開縣,梁平,武隆,城口,豐都,萬州,忠縣,云陽,奉節,巫山,巫溪,石柱,秀山,酉陽,彭水,墊江,南川五月脆李子苗。
脆紅李子樹苗夏季管理要點
脆紅李子樹苗夏季管理是管理中不可忽略的,做好夏季管理有助于李子樹果園增產增收。
1、對于一二年生主干形脆紅李子樹苗,前期應加強枝條管理,在6月底以前要及時拉枝,轉枝。促其向生殖方向轉化,下年變為優良結果枝,好多人夏季不管,造成枝條加粗來年結果難,冬剪是只好去掉,浪費營養,增加了投資。因此,希望果農不管是主干形還是開心形,長夠長度的枝條都要進行拉枝,轉化。
2、主干形脆紅李子樹苗易上強下弱,結果上移。因此,在拉枝、轉枝時要注意,中、下部的枝條根據長勢,轉成95-110度,不能上、下都轉成一樣角度。轉枝后,枝條基本貼住樹干,主要原因是力度和風力造成。所以,在轉枝時要注意天氣,先從基部軟化,再用繩子固定。
3、主干形脆紅李子樹苗留果時,要依據枝勢進行,尤其是中、下部枝 盡量不要多留果,以防結果后下弱上強,造成上下不平衡,影響單株產量和全園常量。
4、對于李樹,采摘后就可進行疏枝,轉枝,回縮。是抑前促后,增加枝條中后部營養積累,這次修剪量不要太大,只要光照好,前、后平衡就行。
5、脆紅李子樹苗采摘后要加強病蟲害和營養補充,葉面噴施酸300-500倍和0.0016%蕓薹素,以增加樹體營養的積累。
綿陽脆紅李子樹苗_綿陽脆紅李子樹苗修剪_綿陽脆紅李子樹苗基地
脆紅李子樹苗矮密栽培發展緩慢的原因
為促進三門峽市脆紅李子樹苗產業健康發展,現將三門峽市脆紅李子樹苗矮密栽培發展緩慢的原因分析如下,并提出相應對策。
1三門峽市脆紅李子樹苗矮密栽培發展緩慢的原因
1.1宣傳培訓不到位
矮密栽培是今后果業發展的方向。但要建一個矮化脆紅李子樹苗園,技術管理要求高,要考慮選用什么矮化砧木問題,這就要對矮化砧木的主要特性有更充分的了解,還要注意栽植密度和深度等。但由于宣傳培訓力度不夠,果農沒有認識到發展的意義,同時也沒能很好地掌握相關栽培技術,有的果農甚至還產生了矮化樹產量低、用工量大等認識誤區,影響了其快速發展。
1.2苗木繁育難度大
矮化苗木繁育時間長,技術要求高。繁育苗木時,有3年出圃的矮化中間砧(如M26)苗,還有2年出圃的自根砧()苗,以及砧木的長度、苗木的大小、出圃的時間不一致等,直接影響到了矮化效果,還增加了投資成本,從而直接影響了矮化砧木的推廣應用。
1.3建園投資較大
首先,矮化苗木比一般苗木價格貴1倍以上;其次,有的砧木和品種特性還要設立支柱、拉鐵絲等;此外,矮化果園肥水要求較大。這些都需要大的投資,增加了建園的難度。
1.4技術要求較高
矮密栽培要求技術含量較高,實際應用起來有難度,直接影響了脆紅李子樹苗矮密栽培的快速發展。如M26中間砧脆紅李子樹苗苗木自身干性差、樹體固地性差,非架式栽培下中干普遍偏斜,成齡掛果后遇大風、暴雨東倒西歪,果農在施肥、修剪、疏果定果等各種管理上很難有統一的技術標準,只能采取“一園一策,一樹一策”,造成果園管理上的效率低下,果園產量長期低而不穩,果品質量下降,增加了生產成本,降低了果園生產效率,與上矮密果園比較失去了競爭優勢。
2發展對策
2.1加大宣傳培訓,推動發展
大力宣傳發展矮化果園的意義,開展技術培訓,使農民真正認識到發展矮化脆紅李子樹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并切實掌握建園技術(選用砧木和品種、栽植密度和深度等)和管理技術(樹形選擇、修剪手法、肥水管理等),在提高果農發展的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其技術水平,推動產業發展。
2.2實行集約化育苗,保障發展
建立矮化苗木繁育基地,集中繁育,保證保質保量及時供應苗木。充分利用三門峽市已有的兩個組培基地繁育苗木,推進優良品種、優質砧木、優質苗木快速普及,保證采用苗木建園,從栽植源頭上控制病害的侵襲,保障建立高標準的矮化果園。
2.3開展科研開發,科學發展
要加強試驗研究,以成功的技術指導生產發展。如脆紅李子樹苗花多果少怎么辦?各脆紅李子樹苗主要產區的條件千差萬別,需要通過廣泛的田間試驗,開展不同立地條件的砧穗組合、栽植密度、佳樹形篩選等試驗,總結適合當地條件的砧穗組合、栽培模式及相應的
配套管理技術,科學發展。
2.4應用成果,發展
借鑒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,推廣高海拔和干旱缺水地區建立新果園的矮砧集約栽培模式,主要包括應用M26或者SH系矮化砧木、栽植深度適宜(砧木露出地面5~10 cm或者全露等)、實行大苗建園、寬行距(4~4.5 m)密植(1.5 m株距)、立架栽培、紡錘形修剪等。
2.5推廣典型經驗,帶動發展
通過樹立、推廣已經成功的矮化脆紅李子樹苗果園典型,推動發展。如靈寶陽平鎮南宋村合作社領頭人閆建磊所經營的果園利用SH6矮化砧木,使樹體矮化、樹冠變小、密度加大,實現了5年生樹667 m2產量2 500 kg,達到了早結果、豐產、穩產、提高土地利用率、提高果實品質的目的,值得各地借鑒,可將其作為典型推廣,讓果農眼見為實、主動發展。同時各級對新建的矮化果園在苗木和架材等投入方面,實現資金扶持,以促進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