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吳京出現在一部電影的海報上。 《一百零八》。 這一次,他是影片里講述的真實事件的見證者。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拍攝,卻在11年前參與抗震救災,親身經歷了這段故事。 一個關于108個生命的故事。
01
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,汶川大地震。
四川省什邡市婦幼保[jian]院受損嚴重。 醫院內斷水斷電,醫療器械難以運作。病房內患者驚慌失措,醫護人員一邊緊急救援傷患,一邊在想辦法把病號轉移到安全地帶。
為什么要轉移? 因為受強烈地震影響,醫院已成危樓,隨時可能發生坍塌事故。
更何況,醫院內還滯留著18名產婦和20多名孕婦。倘若轉移不及時,后果將不堪設想。
時任院長的桂逢春一直在想辦法尋找臨時供孕婦生產的地方。
可當時馬路上水泄不通,廣場人滿為患。這些地方露天且嘈雜,并且震后陣雨不斷,根本不適合接生。 思前想后,只有一個地方合適。那就是醫院附近的——羅漢寺。
02
下午四點。
當桂逢春想轉移到羅漢寺的時候,已經有600名災民涌進了羅漢寺。
寺院將平日里的生活用品全部貢獻出來。包括睡覺用的枕頭棉被、食物和飲用水。
地震當晚,許多人在床上一夜無眠、輾轉反側。 同樣沒有入睡的,還有羅漢寺的僧人。 因為把睡覺的地方騰了出來給災民,僧人們撐著傘在雨里守了一夜。
不睡覺也是因為余震不斷,萬一有緊急情況發生,好及時進行疏散和救援工作。
震后第2天,寺內災民增加到1200人。第三天,1400人。 你很難想象一個小小的寺廟,竟能容下如此多的人。而食物和生活用品,在非常時期更是成了稀缺之物。
一時間,顧慮的聲音開始出現: 人多手雜,物資如何妥善保管和分配?災民數量越來越多,物資供不應求,怎么辦? 看過很多外國的災難事件,見過在求生面前的人性涼薄。
就像很多人說:災難面前,千萬不要考驗人性。
可就在這一時刻,羅漢寺主持素全法師還是提出了三個「無條件」: 無條件接收災民;無條件提供生活;無條件開放庫房,災民按需自取。
03
向素全大師求助,連醫生自己都是猶豫的。
在我們的認知中,寺廟和尚向來不近女色,更忌諱血光之災。光是孕婦生產這件事,就把這兩項忌諱都占了。 素全大師則看透許多,他說:“修行之人最嗒的忌諱,就是見死不救。”
于是,在安頓普通災民的同時,寺院僧人幾乎集中一切力量,為待產孕婦搭建了產房和休息區。
醉先生產者是陳女士。 突發地震讓她受到驚嚇,從下午五點到第二天清晨5點,她一直無法順產。
這期間,僧人們想方設法,協助醫生為產婦提供生產條件。
「產婦在哪生」,是一個問題。 磚瓦結構的房屋有可能在余震后發生倒塌,那就選擇用木質結構的飯堂。然后把幾張飯桌簡單拼接,鋪上一層衛生紙。一個簡易卻能遮風擋雨的產房就搭建好了。
5月13日清晨7點36分,第一個孩子出生。
「產婦在哪休養」,是第二個問題。 產婦和嬰兒急需休息,素全和僧眾取下遮擋佛像的雨棚,搭了一間簡陋的帳篷。這樣就可以替孕婦遮風擋雨,讓她們好好休息。
「產婦需要吃肉」,是第三個問題。
孩子出生后,產婦需要補充營養。她們需要吃肉、喝肉湯來補充體力,以保證母乳喂養。
為了保證產婦和孩子們的健康,素全同意孕婦家屬在寺廟內煮肉。 可是,殺雞燉肉這種事發生在寺廟里,以前連想都不敢想。許多僧人十幾年都沒聞過肉的味道,乍一聞都吐了。
因為羅漢寺提供了必備的生產條件。附近區域的孕婦紛紛前來求助。就這樣,地震期間羅漢寺共誕下108名嬰兒。也因這樣的奇妙緣分,孩子們被稱為「羅漢娃」。
04
有2008年親歷現場的網友回憶:
“我也在現場,當時下著大雨,素全住持把平日給菩薩這樣的棚子拿來給孕婦遮雨。有人想不通說他褻瀆菩薩,他坦言說——先管活人,再說泥像。
他允許產婦在寺內吃肉,因為她們需要營養。食物短缺時,他親自看守飯堂,寧可讓自己和僧眾挨餓,也要災民和產婦吃飽。”
這段描述讓我想起一句話: 人生三境界。見自己,見天地,見眾生。
對「女性、血光、葷」保持距離,是僧人信仰踐行了多年的習慣。
可在眾生疾苦面前,他們選擇暫且放下所謂的戒律清規。
只為兩個字,救人。 就像素全大師所說:“眾人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,眾生歡喜就好。”
05
地震之后,一切重建,宛若新生。 2009年5月12日,是108個羅漢娃的1歲生日,他們齊聚羅漢寺。
2歲時,孩子們咿呀咿呀地學唱生日歌。素全法師站在一旁,雙手合十。眉眼間笑意十足。他的表情一如既往,溫和且有力量。
3歲時,羅漢娃的父母們發起組織:將每個孩子出生時的床單剪下一塊,用108塊布料拼接成「百衲衣」作為禮物,送給了素全法師。 之后每當孩子們在羅漢寺重聚一堂,素全法師都會穿上這件充滿感恩的百衲衣。
如今,距離汶川地震,已經過去了11年。 羅漢娃們如今已長成少年模樣。他們的出生背負過苦難的厚重,也見證過絕處逢生的希望。
或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,讓108這個數字與羅漢寺產生關聯。
因為慈悲,我們才能見證了這樣的奇跡—— 在苦難面前,大家默契地放下成規和私心,團結守望的奇跡。
那一年,有人去獻血,被告知血庫充足。當下才感受到人間相互扶持的力量;有人拿著攢下的幾十塊零花錢捐了款。這些錢本來是他用來買游戲點卡的;那一年,有人開出租,雖然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他賺錢養家,可那一刻還是奔赴災區做了志愿者;有人開小賣部,平日里不賺錢,卻還是一箱箱地寄送著物資,生怕自己幫不到什么忙。
生死面前,所謂人間戒律、錢財、成見......這一切,皆是小事。
我們相信微光會照亮微光,微薄之力可以匯聚成撼動山河的奇跡。
唯有活著,才是重建一切的希望。 就像素全所說: “這些孩子長大后,或許他們很平凡,也許會做出很大成就。 可每個人就像一盞燈,有些人是十瓦的,有些人是一千瓦的。但不管怎樣,他們只要能給別人帶來光明,就不枉來此一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