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蘆絲,傣語叫 “篳郎叨”,“篳”為傣語吹管樂器的泛稱,“郎”為直吹之意,“叨”即葫蘆,當地漢語又稱為葫蘆簫。葫蘆絲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,它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、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,整個葫蘆做氣箱,葫蘆低部插入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,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分,鑲有一枚銅質或銀質簧片,中間的竹管最粗,上面開著七個音孔,把它稱為主管,兩旁是附管,上面只設簧片,不開音孔(指傳統葫蘆絲),只能發出與主管的共鳴的和音。通常左面附管發“3”音,右邊附管不發音(或發低音6音)。
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要把孩子送去學葫蘆絲興趣班,鼓秦現代根據每個學員情況一對一輔導培訓。十年以上教學經驗名師親自授課。
杭州市鼓秦現代音樂教育;報名熱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