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品種扦插后4~6天即可生根。杜鵑花的栽種要求土壤選擇選擇疏松、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,栽植杜鵑花要保證盆土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,另外還要保證土壤疏松、透氣性好、排水性好,切結不要使用粘土或含堿性土。酸性土壤的pH值應控制在5.5~6.5之間。溫度控制保持室內溫度,杜鵑花的品種眾多,對溫度要求也不一樣,大多數杜鵑喜溫暖的環(huán)境,適宜溫度在15度至28度之間,冬季室溫一般不要低于1度,溫度過高時杜鵑花也會停止生長,所以夏季易放在陰涼、通風的地方,冬季應放在室內,必要時可增加室內溫度,以防止凍害。
李樹栽植有哪些技術要點?
栽植李苗包括以下幾點:
(1)栽前準備 栽種前對苗木和土壤進行一系列準備,為李樹的栽種及將來的收獲打好基礎。
①品種和苗木的選擇及準備,選擇適宜的品種和優(yōu)質苗木,是保障李園獲得好效益的基礎。根據當地條件確定主栽品種及配置合適的授粉品種前面已說過。現(xiàn)就選擇優(yōu)良壯苗的標準簡單予以介紹:苗木要求根系發(fā)達,須根較多,無根癌病;苗木枝干充實健壯;主干粗度在0.8厘米左右,高度在1?1.5米,無枝干病蟲傷害;苗干芽體肥大,充實飽滿。所栽苗木最好是自己繁育或就近選購的,起苗時盡量少傷根系,起苗后要立即栽培。若是從外地購苗,運輸時要注意保濕、防寒,盡量縮短運輸時間,保證較高的成活率。
②土壤的準備。栽時根據當地的土壤特點采取系列改良措施,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,是提高成活率、豐產的基礎。對于山地果園,坡度大,水土流失時有發(fā)生,因此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;如修筑梯田、挖魚鱗坑或撩壕等,以減小坡度,盡量防止水土流失,加厚土層。在做上述工作的同時,結合土壤肥力狀況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,提高土壤肥力。對于土壤為鹽堿土的園地,可采取下列措施:壓沙、換土、多施有機肥、種植覆蓋作物、植樹造林、澆水時避免大水漫灌、秋季實行深翻、雨后中耕等,都可減輕土壤鹽漬化,同時還可采取挖排水溝、修臺田等措施來排除鹽堿危害。對于沙土果園,主要采取以下措施:首先營造防護林來防風固沙或種植綠肥作物覆蓋地面以減少風蝕;再就是改良沙地,在沙土中摻入一定量黏土、有機肥混勻,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,增強其保水保肥
(2)栽植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
①確定栽植時間。李樹種植,在北方多于春季進行。因為這1個時期苗木貯藏養(yǎng)分多而消耗少,蒸騰量少,栽后易保持水分,1有利于苗木成活;冬季雨雪少,氣溫低,會使幼樹枯干凍死。南方可以在春秋兩季栽種,因南方冬季溫暖潮濕,秋季栽種后苗木不易遭受冬季的寒害、旱害,且秋季栽樹還可以減輕春季農忙的壓力。
②確定合適的栽植密度。密度的選擇要依樹種、品種而異。李樹屬于小喬木,幼樹生長快,成形早,適當密植可以促使早期豐產。一般種植密度為3米X4米或3米X5米。若采取高密度種植可用1.5米X2.5米的株行距,等樹長到一定大小即6?7年,可適當去株或間伐達到株行距為3米X5米或3米X4米。
③栽種方式
長方形栽植:這是生產上常用的方式。其特點是行距大于株距,通風透光好,便于管理。
栽植株數=栽植面積(行距X株距)
三角形栽植:特點是株距大于行距,各行互相錯開呈三角形排列,不便管理但可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栽植株數=栽植面積[(栽植距離)2X0.86]
帶狀栽植:一般兩行為一帶,帶距為行距的3?4倍,帶內可種得密些,群體效應較好,但單位面積種的株數較少。
栽植株數=栽植面積[株距X(帶距+帶內行距)+帶內行數]等高栽植:對于山地果園,比較適用。特點是李樹按一定株距,沿等高線種植,此法有利于保持水土。
栽植株數=栽植面積(株距X行距)
④栽植方法。確定好栽植點后就可以挖穴,穴深一般60?90厘米,將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別放在坑的兩側,一般穴挖大點較好。栽前將挖出的表土填在穴底,同時混部分有機肥,再將一些心土覆蓋在上面,踏實、灌水;后將苗子放在穴,理及質根系,培土。埋根時注意將苗微微上提,并稍稍搖動以使根土密接,不留空隙;填平后踏實,充分灌水。
春李管理項目、目標及技術要點
(一)建園及栽植
1.園址選擇李樹土壤要求不嚴格,可在沙土、壤土、黏土等不同土壤上栽植,但以土層深厚肥沃、保水性較好的土壤栽植李樹更好,一般平地、山丘。山地,沙灘鹽堿地上也可以栽植李樹。在山地建園的時,應先進行工程整地,然后進行栽植,在山地低洼處建園時, 選擇開花較晩的品種較好,能夠避免晚霜的危害;楊凌區(qū)曾渭河邊土壤pH值75~8 1的鹽堿沙灘地上成功進行了李樹栽植 。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因此,大力進行河灘地的開發(fā),可為李樹的發(fā)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
2.果園規(guī)劃設計
建園地點選好后,就要進行果園的規(guī)劃和設計工作,。果國規(guī)劃設計工作包括以下內容點先進行果園地形圖的測繪,作為最基本的原始圖保存,然后根據土壤狀況,地形以及氣象、水文資料,寫出建園論證報告 確定建園范圍、防風林、道路、灌溉系統(tǒng)和建筑物.果園要根據地形劃成若干小區(qū).小區(qū)是果園 .經當管理的最基本単位,地勢較為平坦的果園,小區(qū)的面積約4. 6 公頃·山地果園小區(qū)可小些, 平地果園的小區(qū)最好是南北向,以利于果國獲得較均勻的光照, 山地果園的小區(qū)應水平設置,長邊與等高線平行。以利予水土保持. 李園還必須有固定的道路系統(tǒng),由主路、干路和支路組成. 主路要求位置適中,寬7~8米,以便于運送肥料和果品, 山地果園主路可環(huán)山而上,呈“之”字形. 道路設置時應與防風林、水渠相結合,盡量少占果園,道路應占果園總面積的3 % ~ 5 % , 果園排灌設施也是園地規(guī)劃的重要組成部分,灌水系統(tǒng)包括干渠、支渠和輸水溝. 干渠應設在果園高處,以便能控制全園. 支渠多沿小區(qū)邊界設置,再經輸水溝將水引入果樹盤內滲入土:東。 有條件的地方,應大力推廣噴灌、滴灌,節(jié)約用水,減少水分的損失. 山地或丘陵果園應有蓄水設施, 地下水位較高的果園,應挖明溝進行排水,以免雨季長期積水對果園造成危害,
3.整地和改土 平地建立李園,可按規(guī)劃設計的株、行距,開挖定植穴,施入有機肥以備栽植, 若是在沙地建園,則先必須進行土境改良,方法是給沙中摻土和有機肥,用黏土1份、沙土2 ~ 3 份,再混入一定數量的有機肥,拌勻后填入栽植坑,以后每年進行擴穴、1l參土、施肥,可有效地改變土壤的物理狀況。 山地建園時,結合整修梯田和魚鱗坑進行土壤改良工作。 鹽城地建園時,地排除鹽城的方法是在李樹行間挖排水溝,將樹盤修成臺,可使鹽城水排出,,
遵義綏陽鳳凰李樹苗物有所值_鳳凰李樹苗裂果原因。
鳳凰李樹苗種植的苗木定植措施
從生產實踐上來看,當地果園鳳凰李樹苗芽萌動栽植.還是偏早.應適當至清明后比較適宜。鳳凰李樹苗種植的苗木定植措施具體介紹如下:
果園進行土壤改良后,按行株距栽植,嫁接部位高出地面8~10cm,以保證矮砧的矮化效應,為確保成活率,尤其是定植帶分枝的大苗,相對于地上部分根系較小,可施用正規(guī)企業(yè)生產的定植生根肥,如果疏枝造成了傷口,應及時封蠟,避免水分散失。
如果定植沒有分枝的苗木,鳳凰李樹苗種植定植后進行刻芽,套上塑膜袋,防止水分散失,定植后根部澆水,保持土壤濕度。如果空氣干燥,定植的帶分枝大苗前2周每天噴水3~5次,防止枝條抽干,定植后應及時對鳳凰李樹苗進行立架栽培,保持樹干直立,每株樹立桿,可用直徑4~5cm的竹竿,每10m立一根水泥柱或防腐處理過的木料桿作為支架,支架上拉3~4道鐵絲,從苗木定植第1年開始,將樹干綁縛在立桿或豎拉的鐵絲上,直至樹高達到3.5m。